经验大家谈

社会公众如何走“近”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科普讲解有妙招

  

   

  (本文作者---田玉林) 

    

  每年5月,一年一度的近代物理所公众科学日活动,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感受科学脉搏、探索科学奥秘的重要平台,研究所也以此为窗口面向社会公众充分展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重要科学进展。 

  在这期间,我所的大国重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也会如约向公众敞开大门,来自兰州市及全国各大高校、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的公众和青少年学生都纷纷抱着极大地好奇心和热情踊跃报名前来参观。他们走进研究所,与大科学装置、科研仪器、科研人员零距离接触,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带来的魅力。不过,作为国之重器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由它身上衍生出的重离子、真空、原子核、探测器等这些概念与社会公众的“烟火”生活相隔太远,使它充满科技感和神秘感。那么如何拉近它与公众的距离,从而将神秘感化作吸引力,让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重离子科学和加速器技术?这就需要科普讲解员来帮忙啦。下面我就结合这几年的科普讲解经历,来谈谈我总结的几条小经验。 

  一、科学表达是根本 

  在带领大、小朋友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员都会被问及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归纳起来,最常见的有4类:第1类与国家实验室的发展相关,比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加速器目前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第2类与加速器相关,比如,加速器有哪些不同的类型?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第3类与原子核相关,比如,原子核有多大?多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4类与重离子治疗癌症相关,比如,重离子是如何杀死肿瘤细胞的?重离子治疗癌症有什么优势?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被问到核安全、核能、探测、控制、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讲解员,我们要掌握并时常温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注意平日对这些知识的积累和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科研人员做科普的权威性。否则,极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在此,我们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保证传播出去的都必须是正确的。 

(图1:平日所做的关于重离子加速器相关历史知识的笔记)

  二、通俗易懂是前提 

  大多数情况下,参观人员的知识背景都与加速器、原子核等无关。如何让现场的参观者在看热闹的同时也看出一些门道,是每一位讲解员都应该动脑筋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将专业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通过对比、类比等手法,更容易将复杂的问题阐述清楚。例如,真空系统是加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单纯地告诉参观者储存环中的真空度约为10-10 Pa,会让听众觉得枯燥又乏味;但如果我们告诉他们这和月亮上的气压差不多,他们就会有些感性认识;如果进一步告诉他们在这么低的气压中,离子的平均自由程可达7000公里,相当于在从中国首都北京高速飞行到德国首都柏林的途中,不会和别的微粒发生碰撞,观众就会感到有一些惊讶。这方面说起来很容易,但需要讲解员平时多留心、多思考、多积累,只有将重离子、加速器与医学、农业、航天等公众易接受的自然科学甚至经济、历史、时政等社会科学联系起来,才能在讲解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因人施讲是良策 

  科普讲解和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受众的背景各不相同。因此,笔者在带领来访团队参观之前,都会了解一下来访团成员的学习专业或工作领域,然后应用平时积累的素材、结合他们的特点进行讲解。在多次讲解经历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带领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团队,此时,连最简单的专业术语都已无法派上用场,怎么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从实验环中安全地走出来并对科学留下一点点印象,成了一个小挑战。好在笔者平时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动画人物,于是告诉他们真空管道就像跑道,佩奇和乔治可以在里面快速的奔跑,磁铁可以控制他们的方向、电场可以改变他们的速度……小朋友们很快就跟上了我的思路,并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这场针对性的讲解也为小朋友们很好地上了一堂科学启蒙课。这只是一个特例,当我们面对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和不同层次的社会人士,讲解员都要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案,才能轻松而有趣地普及科学知识。 

  四、正确引导是目的 

  科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导公众,让他们了解科学、相信科学、应用科学。结合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特点,除了重离子加速器以外,还可以突出以下3点:一是在讲解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核辐射、核防护和核安全相关的知识,让公众对有一定的了解,不再谈核色变;二是通过重离子治癌的成功案例,使大家对有正确的认识,启发公众不必谈癌色变;三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科学的未来,讲解员应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
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兴趣等等。 

  

  (图2:带领学生们参观重离子加速器途中) 

    

  此外,讲解员还应灵活地使用“正确地处理声音、合理地利用肢体、冷静地面对意外、适时地营造氛围等通用讲解技巧,以便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笔者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得到了高静一、赵晓艳、袁海博等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